更新时间:2024-11-19 06:04:14

送杨氏女
  • 朝代:唐代
  • 作者:韦应物
  • 全文: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 拼音:yǒng rì fāng qī qī, chū xíng fù yōu yōu. nǚ zǐ jīn yǒu xíng, dà jiāng sù qīng zhōu. ěr bèi kǔ wú shì, fǔ niàn yì cí róu. yòu wèi zhǎng suǒ yù, liǎng bié qì bù xiū. duì cǐ jié zhōng cháng, yì wǎng nán fù liú. zì xiǎo quē nèi xùn, shì gū yí wǒ yōu. lài zī tuō lìng mén, rèn xù shù wú yóu. pín jiǎn chéng suǒ shàng, zī cóng qǐ dài zhōu. xiào gōng zūn fù dào, róng zhǐ shùn qí yóu. bié lí zài jīn chén, jiàn ěr dāng hé qiū. jū xián shǐ zì qiǎn, lín gǎn hū nán shōu. guī lái shì yòu nǚ, líng lèi yuán yīng liú.
送杨氏女的注译文
  •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送杨氏女的注释
  • 1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2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3行:出嫁。悠悠:遥远。

    4溯:逆流而上。

    5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6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7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8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9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10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11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12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13尚:崇尚。

    14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15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16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17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18临感:临别感伤。

    19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送杨氏女的评析
  • 诗人的大女儿要出嫁,他的心情异常复杂,遂写了此诗。此诗是父女情的白描,是真性情的流露,令人读来感伤不已。

    女儿即将远行,父亲心有不舍,却情难敌义。开头点明女儿将出嫁之事:女儿要嫁往夫家路途很遥远。念及女儿幼年丧母,自己一身兼父母之慈爱,当此离别之际,心中甚为不忍。然而女大当嫁是天经地义的事。诗人忍痛告诫女儿到了夫家,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这是对女儿的一片殷殷期望。

    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诗。送女出行,万千叮咛;怜其无恃,反复诫训。诗人早年丧妻,因为对亡妻的思念,对幼女自然更加怜爱。在长女出嫁之时,自然临别而生感伤之情。诗中说幼女与长女“两别泣不休”,其实父女之间也是如此。作者没有多写自己的直观感受,而是把更多的笔墨用于谆谆教导和万般叮咛:“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强忍住泪水说完这些,送走女儿才发现自己还是控制不了自己,只能与幼女相对而泣。一个情感复杂、无可奈何的慈父形象由此跃然纸上。

    全诗情真语挚,至性至诚。慈父之爱,骨肉深情,令人感动。“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两句,可作为嫁妆的千秋典范。

返回
顶部